您的位置:首页 >医疗资讯 > 医疗资讯

清宫女子为什么脖子上戴白布「清朝嫔妃脖子的白布条作用」

2024-03-08 08:50:00 来源:搜狐

简介: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王朝之一,因为它是封建王朝时期最后一个王朝,距离现代社会也比较近,所以有很多影视剧都以此为题材进行拍摄,其中很多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,《甄嬛

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王朝之一,因为它是封建王朝时期最后一个王朝,距离现代社会也比较近,所以有很多影视剧都以此为题材进行拍摄,其中很多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,《甄嬛传》就是其中之一。

《甄嬛传》改编自一位网络作家所著的小说《后宫·甄嬛传》,故事主要讲述了少女甄嬛从一个清纯的小姑娘,一点点蜕变成善于谋权的后宫太后的故事,题材虽然一般但看点却非常十足。

现如今,很多影视迷将这一部电视剧反复观看,《甄嬛传》一度被认为国产古装电视剧天花板,甚至还有人将其中的各种场景引申到现实之中,可见它的热度之高。

值得一提的是,《甄嬛传》中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画面,那就是每一个宫女、妃嫔的脖子上都有一块“白布条”。在很多人看来,这个类似围脖的东西主要是为了美观,其实不然。

白布条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为了方便皇帝,为何会这么说呢?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。

“白布条”名曰龙华

清朝的前身为后金,由努尔哈赤带领女真各大部落辛苦建立,而在后金建立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女真一族都生活在长白山中艰苦度日。

这一时期的女真人并不具备中原的农耕文化,亦或者说还没有彻底进入农耕文明,正所谓“靠山吃山靠海吃海”,他们在长白山中打猎为生。

骑马射箭之人最基础的要求便是服装利于行动,所以这一时期女真人的衣服造型很简单,就好比我们现在的短袖一般,没有领子等多余的东西,从某个角度来说也能节省物资。

东北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,女真人即使身体再强壮,凉风从脖子灌入身体也让人受不了。这个时候便有人将打猎获得的皮毛,制成了一种毛领套在了脖子上。

当然,这一时期的它纯粹是用来御寒的。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,对女真人的制度礼仪进行了改善,衣服文化也有所变化,皇太极干脆照搬明朝时期的宫廷礼仪,尤其是宫廷服装,但“露脖子”依旧存在。

及至多尔衮攻入山海关,顺治皇帝对汉人的文化非常推崇,尤其是儒家对女子的各种礼仪约束,他认为后宫的妃子光着脖子的确不雅、有伤风化,便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,如此一来“白布条”就出现了。

这个白布条还有一个十分好听的名字叫做“龙华”,由此观之,龙华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御寒,也不是为了给妃子增添颜值,而是封建礼教对女子的一种约束。

《清末贵族生活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(氅衣、衬衣)不用卷领,以围脖手绢代之”,氅衣是一种非正式场合的外衫,它的领口与袖口特别宽大,就好比我们现在的休闲服装。

最初的时候,氅衣是男子的衣服类型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子也逐渐发展出了此类衣服,但因这种衣服没有领子,后期便用围脖、手绢代替领子,及至后期衣服和领子便成了常态。

龙华的作用

一般来说,“龙华”是一条白色的纺织布匹,宽两寸、长三尺,佩戴的时候身体前面会单独多出来一段,妃子在这上面可以在上面绣上各种图案,比如梅兰竹菊等以增加自己的颜值。

它就好似现在各式各样的围脖一样,早已经失去了本来的御寒的意义,更重要的是通过颜色、花纹来衬托女性的魅力,以吸引她心中的那个男子。

当然,龙华虽然是非常简单的一条白布,但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也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够带的。回看《甄嬛传》不难发现,很多宫女是没有资格的,即使有也是地位不一般的宫女。

再者佩戴龙华的后宫女子也是有区别的,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龙华上是否有图案,以及图案的种类与造型等,普通的宫女他们的龙华是白色的,地位算是龙华中最低的。

妃嫔、贵妃、皇后等人,他们的龙华上则会绣花,梅兰竹菊等图案各自代表着不同的身份,像后宫之主的皇后她的龙华则是牡丹花纹,寓意就是花中之王、一国之母。

除此之外,龙华上的花纹越是简单、单调,也就代表着这个女子的地位低,若是图案越多越复杂则表明这个女子的地位就越高。由此观之,一个小小的龙华代表的意义何其大。

简单来说,龙华就好比现在的某些荣誉勋章,你的肩膀上的勋章越多代表的地位、荣誉就越多,不同的勋章又代表着不同的功劳,如此类推。

每一个事物的出现都有着它的背景和意义,龙华也是如此,表面上来看它是为了妃嫔的颜值、地位添砖加瓦,但背后的意义却不是如此。

如同清朝时期的“裹脚”一样,因为清朝的男子比较喜欢小脚的女人,所以他们便让女子开始裹脚,以满足自己的要求与需求,龙华何尝不是如此呢?它的存在主要也是为皇帝服务的。

龙华如何服务于皇帝

《礼记·昏义》中曾记载着这样一句话:“古者天子后立六宫,三夫人、九嫔、二十七世妇、八十一御妻”,这句话解释了古代天子后宫的配置,也就是有多少女人。

商周、春秋战国时期,君王后宫的女子并不多,也就几十人、近百人而已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选秀制度的出现,后宫女子的人数就不断在扩大。

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曾说“后宫佳丽三千人,三千宠爱在一身”,“三千”这一个词语或许有些夸大的成分,但也从侧面说明了皇帝后宫的女子之多。

清朝时期,顺治皇帝入关后便开始在八旗女子中选秀,而且还是每三年进行一次,这些人都会作妃嫔、皇后的候选人,每一次或许被选的人数不是很多,但多次积累下来也不少。

每一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,封建王朝时期的皇帝更是如此,毕竟他们每天都要批改大量的奏折、管理朝政,不能因为女色而误国误民,这个时期龙华就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。

清朝后宫妃嫔的地位大致分为答应、常在、贵人、嫔、妃、贵妃、皇贵妃、皇后等九个登基,不同等级的地位不同,所佩戴的龙华也就不相同。

后宫的妃子人数众多,当朝皇帝肯定记不住所有的人,但他只要记住每一个龙华所代表的含义就可以了,根据这个标准对妃嫔的身份进行判断。

就好比现在人查字典一样,可能不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,但只要根据相关的特征就可以一一归类,进而查出这个字的具体读音、意思,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一些没有花纹的白布条代表着是一类没有被宠幸的储备秀女或宫女,在这样的情况下,他就知道该如何对待这个女子了。

等到这一类宫女被皇帝宠幸之后,他们的龙华上自然就会被绣上相应的图案。与此同时,甚至通过龙华的材质、花纹、款式等也可以看出妃嫔的地位与背景。

龙华越长的女子在后宫的地位就越高,图案越是艳丽背景就越大,图案越是花里花哨的,她在后宫的地位就越高越尊贵,有的龙华上还会出现“字”这样的图案,这类女子的地位更高。

不光是龙华,后宫妃嫔身上的衣服与龙华也是相互呼应的,最低等级的答应,他们身上穿的衣服一般都比较简单朴素材质低,像皇后的衣服则是龙飞凤舞,材质都是上等的丝绸。

封建王朝时期,每一个东西的使用标准都有着严格的规定,因为它的背后都代表着各自的意义和待遇,若是佩戴与自己身份不匹配的东西,轻则被长辈、上级训斥,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因为僭越之最被杀头。

秦汉隋唐时期,因为中央集权并没有那么夸张,女子的地位也相对较高。明清之后,程朱理学等儒家学说不断发展,使得女性的种种行为都是在为男子服务,皇宫中的礼仪更是如此。

总的来说,龙华就是为皇帝服务的一种工具而已,它更像是每一个妃子身上的标签,皇帝根据龙华的尺寸、颜色、图案等区分妃子的情况,然后从中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。

《甄嬛传》中,后宫妃嫔在龙华的衬托下,显得颜值更上一层楼。然而,又有多少人知晓龙华仅仅只是一个“标签”,而妃子就是被打上标签的一件东西而已。

当然,皇帝作为古代权力最巅峰的一个人物,能够被他选中进入皇宫,即使处处以他马首是瞻、为他而活着,很多的妃子也是比较乐意的。

正如《甄嬛传》中所说的一句话那样“做衣如做人,一定要花团锦簇、轰轰烈烈才好......”在皇宫中,花团锦簇的“龙华”就代表着荣耀的地位,就代表着可以俯瞰他人。

拥有了与众不同的龙华,就代表着拥有不一样的人生,诠释了“女人如衣服”的另一番含义。对于龙华,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?

很赞哦!

随机图文